
编辑|锐观经纬 大家最近肯定刷到欧盟峰会的消息了吧?本来想着这次能定下来用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帮乌克兰,结果愣是没谈拢,最后说要等到12月再议。 你可能会纳闷,不就是拿笔冻结的钱给乌克兰吗?怎么还能让整个欧盟卡壳?而且敢直接投反对票的,居然是比利时这个平时看着不怎么“出头”的国家,这里面的门道可一点都不少。 先说这次峰会的核心事儿,欧盟委员会本来想搞个“赔偿贷款”计划,简单说就是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产生的收入当担保,给乌克兰拿1400亿欧元,换算成美元差不多1630亿,帮乌克兰撑住经济和军事这边的压力。
这个方案其实挺多人支持的,像德国、法国,还有波罗的海那几个国家,都觉得这办法可行。 可偏偏比利时跳出来说不行,就这么一家反对,整个方案直接卡住了,最后峰会发的公报里,关于俄罗斯冻结资产的处置只字不提,就说了句“得冻到冲突结束”。 这话跟比利时一直坚持的立场一模一样,可乌克兰那边急着要推进资产征用的事儿,这下彻底没指望了。
你可能会问,比利时为啥这么硬气?其实跟它的特殊位置有关,欧洲清算存管机构主要就在比利时,俄罗斯中央银行被冻结的资产里,有一大半都在这儿托管。 总共2900亿美元的冻结资产,比利时手里就攥着2250亿,占比超77%。这意味着不管怎么处置这些资产,比利时都是第一个面临法律和财务风险的。 峰会开始前,比利时首相巴尔特德维沃就放话了:“要是不满足我的要求,我不管在欧洲还是本国,都会从政治和法律上拦着这个决定。”
他还明确提了三个条件:一是欧盟成员国得一起承担俄罗斯可能告过来的诉讼费用;二是以后要是得把资产还给俄罗斯,其他国家得给财务担保;三是欧盟其他国家冻着的俄罗斯资产,必须都放进一个统一计划里,不能让比利时单独扛风险。 德维沃还特意强调,这种“风险得大家一起担”特别重要,他说“成员国得想明白,要是咱们拿了普京的钱,他肯定会把咱们的钱也扣下来”,这话直接点出了他怕俄罗斯反制的心思。 其实俄罗斯早就放话了,说不管谁动它的冻结资产,都是“盗窃”,还说肯定会有“让对方疼的回应”。
而且现在俄罗斯央行手里也握着欧洲清算银行的钱,两边互相有法律上的牵制,这就让比利时更担心了,怕真要是动了资产,不光要打麻烦的官司,还可能影响金融稳定。 就像之前有个国际法专家说的,冻结资产和能随便处置的资产根本不是一回事,比利时担心的法律风险可不是空穴来风,毕竟真要是闹上国际法庭,它作为托管方,跑都跑不掉。 欧盟这边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些问题,可架不住内部想法不统一,除了比利时,匈牙利也挺谨慎的。
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公开说,怕这么做会让俄罗斯报复,还可能毁了欧盟金融机构的名声,以后其他国家说不定都不敢把外汇储备放欧盟这边了。 你想啊,欧盟做决定本来就需要成员国都同意,只要有几个国家犹豫或者反对,事儿就推进不了。 这次推迟到12月再议,说白了就是想多留点时间,把法律和财务上的风险分配问题理顺,也暂时别让俄罗斯那边的压力那么大。
之前欧盟也不是没在对乌援助上犯过难,比如2023年讨论对乌军事援助协议的时候,也因为几个国家的分歧拖了一阵子,但这次涉及到俄罗斯的冻结资产,情况更复杂。 毕竟这不是简单的出钱出力,还牵扯到国际规则、法律责任,还有大国之间的博弈。 乌克兰这边急得不行,毕竟1400亿欧元不是小数目,能帮它解决不少难题,可欧盟内部各有各的顾虑,比利时怕担风险,匈牙利怕遭报复,其他国家虽然支持,但也不想替别人扛雷。
峰会最后发的公报也挺有意思,里面把2026到2027年给乌克兰的资金支持说得明明白白,连军事装备采购都提到了,可一碰到俄罗斯冻结资产的事儿就绕着走。 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表述,其实就是成员国分歧的直接体现,支持方案的国家想让公报里多提几句资产处置的方向,反对的国家又死活不肯,最后只能这么模糊处理。 现在距离12月的峰会还有段时间,欧盟能不能在这期间把风险分配的机制定下来,能不能说服比利时和匈牙利松口,都是个未知数。
要是到时候还是谈不拢,乌克兰指望的这笔巨款,可能还得继续拖下去,而且俄罗斯那边肯定也会盯着,要是欧盟真敢动资产,后续的反制措施说不定很快就会来。 毕竟现在国际局势这么复杂,一步走不好,可能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,欧盟各国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,想达成统一立场,真没那么容易。 总的来说,这次欧盟峰会谈崩不是偶然,比利时的反对是直接原因,但背后藏着的是各国对风险的担忧、对自身利益的考量,还有国际博弈的复杂因素。
乌克兰想要的援助款没着落,欧盟内部的分歧也摆到了台面上,接下来这几个月,就看欧盟怎么协调这些矛盾了。 要是最后还是没个结果,不光乌克兰难办,欧盟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可能也会受影响,毕竟这么大的联盟,连个援助方案都定不下来,确实有点说不过去。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